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中二校本教材: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1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2
鍾山祇隔數重山3
春風又綠江南岸4
明月何時照我還5


作者簡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他是著名政治家,宋神宗熙寧年間兩任宰相,推行新法,改革政治。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半山園。在文學方面,他也很有成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立意高遠,中心明確,議論透闢。他前期的詩歌多指陳現實,有感而發,語言激烈尖銳;晚年轉寫山水風光,更注重字句的推敲錘煉,又喜歡用冷僻的典故。這些風格,一方面繼承了唐代韓愈的奇險怪僻,另一方面亦影響了後來宋詩的發展。


背景資料

王安石於景祐四年(公元1037)隨父王益定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從此江寧便成為他的第二故鄉。他第一次罷相後即隱居江寧鍾山(今南京市紫金山)。熙寧八年(公元1075)春,王安石再次奉命執政,自江寧赴京,這首詩是他泊船瓜洲渡時所作的。


注釋

1. 瓜洲:即瓜洲渡,是長江的渡口,在揚州南面。
2. 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與瓜洲渡隔江南北相對。一水:指長江。
3. 鍾山:今南京市紫金山,王安石故居在此。
4. 綠:用作動詞,形容春風把江南的草木都吹綠了。
5. 還:指的是回到鍾山下的家裏。



賞析重點

這首詩雖寫思鄉之情,但沒有沉重、憂愁之感,全詩洋溢著輕快的情緒。這次赴京,王安石是重新獲得皇帝的重用,恢復相位,再次執政,所以他是帶著欣喜的心情離家的。

詩人用生動洗煉的筆墨,寫出了他泊船瓜洲時的所見所感。他的家在長江之南的江寧鍾山,泊船瓜洲時很自然向南望。但見京口與瓜洲一水相隔,從瓜洲到鍾山之間也只隔著幾座山,路途不算很遠。春風吹過,大地出現一片新綠,景色十分美好,實在令人依戀。詩人回望既久,不覺紅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雖然消失在朦朧的月色之中,但詩人對家園的懷念愈益加深,甚麼時候明月才照著自己再返家園呢?

首句寫詩人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船行迅速,頃刻就到。次句寫他回望鍾山;「祇隔」兩字極言鍾山之近。把「數重山」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人的心情輕鬆;但事實上,鍾山畢竟被「數重山」擋住了,因此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南岸。

第三句描繪了江南岸美麗的春色,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據說詩人先後用「到」、「過」、「入」和「滿」等字,一共改了十幾次,最終改為「綠」字。為甚麼不用「到」、「過」、「入」和「滿」等字呢?因為這些字只寫風本身的流動動作,顯得抽象、呆板。「綠」則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活現了江南春天青草綿綿、生機盎然的秀麗景色。本句描繪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可指皇帝的恩德。「又」字的運用,巧妙地暗示了自己再受皇恩眷顧,重新執政。不過他雖然因重獲重用而喜悅,但亦可預見再度推行變法時,將會遇到強大阻力,受到反對派猛烈的攻擊。秀麗的鍾山、恬靜的山居生活,對他有另一種吸引力。他相信總有一天,會再回到鍾山歸隱的。故詩的結尾以反問方式,明確表達了他對鍾山故居依依不捨的情緒。

這首詩以煉字著名,一個「綠」字不僅使全句神韻頓生,而且成為修辭學上的著名例子。此詩因「一字生輝」而萬口流傳,也為後代的詩人們寫詩和改詩提供了一個範例。



延伸閱讀

1. 柯敦伯著﹕《王安石》(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083 1011

2.       夏敬觀選註﹕《王安石詩》(台北﹕臺灣商務印發行)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51.45 1031 


視聽資訊

1. 上下五千年‧宋‧王安石




2.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中二校本教材:傷仲永

傷仲永 王安石

金溪方仲永1,世隸耕2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3,忽啼求之4。父異焉5,借旁近與之6,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7。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8,傳一鄉秀才觀之9。自是指物作詩立就10,其文理皆有可觀者11。邑人奇之12,稍稍賓客其父13,或以錢幣乞之14。父利其然也15,日扳仲永環丐于邑人16,不使學17
予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18。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19。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20。」
子曰2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22,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2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24。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25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宇介甫,號半山,北宋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臨川市)人,世稱臨川先生。生於真宗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於哲宗元祐元年(西元1086年),年六十六。他是宋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學家,熙寧二年(1069年),他在朝野上下大力推行了旨在富國強兵、扭轉北宋積弱積貧局勢的變法改革,史稱「熙寧變法」。

安石自幼聰敏好學,過目成誦,早年隨父到過南北各地,目睹時艱,即立下革新政治的大志。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中進士,歷任地方官員十餘年,政績卓著。嘉祐三年(西元1058年)進呈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改革計畫,未被接納。神宗即位,始獲重用,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積極推行新法,欲藉此挽救北宋國貧勢弱之弊。惜因操之過急,用人不當,以致新法失敗,晚年退居金陵,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諡文,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文議論宏偉,分析精闢,文風峭拔,筆力雄健。亦擅長詩詞,一生著述甚多,有臨川先生文集傳世。


注釋

1.       金溪:江西省金溪縣,王安石外祖父的家鄉。
2.       世隸耕:世,世代。隸,屬於。耕,農作。世隸耕即世代耕田。
3.       未嘗:嘗,曾經;未嘗,即不曾。識書具:認識紙筆墨硯等書寫工具。
4.       忽啼求之:忽然向父母哭着索取紙筆墨硯。
5.       異焉:異,訝異。焉,指示代詞,相等於「之」,代指仲永向父母索取書具這件事。
6.       旁近:指「旁近人家」,即其鄰居。與:給。之,指示代詞,代指仲永。
7.       並自為其名:寫上自己的名字。自為其名,有二解:一、題上自己的名字。為:動詞,題上。二、名,題目。即為四句詩題上詩題。
8.       收族:團結族人。
9.       鄉: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在縣之下,村之上。秀才:書生的通稱。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觀:觀賞。之,指示代詞,代指仲永所題之詩。
10.  自是:是,指示代詞,相等於「此」,自是即「從此」。立:立即。就,完成。
11.  文理:文采和道理。者:語氣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
12.  邑人:鄉人。奇:對……感到驚奇。
13.  稍稍:漸漸。賓客:以賓客之禮對待,名詞作動詞用。
14.  或:有的人。以錢幣乞之:拿錢求仲永寫詩。
15.  利:以……為利,名詞作動詞用。然:如此、這樣。利其然也,即「認為這樣有利可圖」。
16.  扳:帶著、牽引。環:四周、周圍,此處指「到處」。丐:乞求,名詞作動詞用。
17.  不使學:沒有讓他好好學習。
18.  予,人稱代詞,即「余」。明道:宋仁宗年號。先人:指作者的父親。
19.  令:使。稱:適合、相配。
20.  問焉:「焉」字用法同「父異焉」。泯然:形跡消滅的樣子。眾人:一般人。
21.  王子:「子」本是男子的美稱,上古皆用以尊稱他人,中古以後始用以自稱。本文第一、二段記敘部分用「予」,末段議論部分則用「王子」,從第一人稱轉為第三人稱,是為了表示議論的客觀。
22.  通:通達,明白事理之意。悟:穎悟,聰明過人之意。受之天,指先天所受的能力。材人:有才能的人。賢:動詞,勝過、超過。
23.  卒:最終。則:連詞,是、乃是,此處用以說明事情的原因。其,指示代詞,代指仲永。受於人:指後天所受的教育。至:完善。
24.  彼:他,人稱代詞,此處代指仲永。其:第一個 (彼其受之天也) 解作「他的」,指示代詞;第二個 (如此其賢) 表示語氣的加強。賢:形容詞,良善的、有美好德行的。受之人:同「受於人」。且:尚、還,如「尚且」。
25.  夫:粵音[],語氣助詞,無義;置於句首可視作發語詞,起提示作用。固:當然、誠然、固然。而已:表示限制或讓步的語助詞,相當於口語中的「罷了」。邪:用於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同「耶」,可解作「嗎」。


語譯

金溪縣人方仲永,家裡世世代代務農。仲永長到五歲,沒有見過紙墨筆硯等文具,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奇,就從附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給詩作題上篇名。他的詩以供養父母、團結宗族為題旨,全鄉的讀書人都傳看了。從此,人們指著東西叫他作詩,他都能立刻寫成,而且詩中文采、義理都有值得鑒賞的地方。同鄉的人對此感到驚奇,漸漸有人以賓客之禮來接待他的父親,有人還用錢財禮物請求他寫詩。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便每天領著仲永四處拜訪鄉親,不讓他學習。

我早就聽說仲永的事蹟了。仁宗明道年間,跟隨父親回家,在舅舅家見到了他,當時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比不上過去人們傳說的那樣好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家,再到舅舅家問起仲永,聽人說道:「普普通通,和常人沒有什麼分別了。」

先生說:「仲永的聰明穎悟,是上天賦與的。他的天賦才華,比一般有才能的人好得多。最後還是成為平常人,是因為後天受到的教育不夠的緣故。像他天賦才華是這樣的優異,不經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為平常人。今天那些沒有天賦才華的人,本來就是平常人;後天又不接受教育,還能成為一般人嗎?(恐怕連成為平常人都不可得了。)」


賞析重點

本文作於宋仁宗慶曆三年(西元一零四三年)。當時,作者在揚州任簽判,因公差順路回故鄉臨川。在金溪舅父家得悉鄉民方仲永的情況,有所感觸,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本文通過敘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天資與教育均是造就人才的必須條件。天資聰穎的方仲永,幼年「指物作詩立就」,後來卻沒有繼續受教育,放棄了學習,結果一事無成。資質穎悟的神童尚且如此,對於天賦平平的人來說,學習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本文的前兩段簡要敘述了方仲永從「神童」演變至平庸之人的故事;後一段在前文敘事的基礎上發表議論,指出了作文的主旨,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文章寓理於事,因事即理,前後對比,先揚後抑,敘事和議論相結合,言簡而意深。全文以「傷」構築布局,以「傷」蓄勢運筆,而又不留一絲直言傷悼的痕跡,確是難能可貴。由本文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散文在青年時期就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文中講述一個故事:宋朝有一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自幼天資聰明,五歲時就能作詩。後來由於沒有受到教育也不能堅持自學,逐漸把原本的天賦喪失了。作者透過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一個人不論先天條件有多麼優越,如果自恃聰明,不肯接受後天教育和學習,不僅難以長進,就連原來的聰明也保不住。天資聰明的人尚且如此,那些不具有先天條件的普通人,如果不肯學習和接受後天教育,其結果就更不堪設想了。

文章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敘事(文章一、二段),回顧方仲永由神童而變為庸人的經過;第二部分是議論(文章第三段),分析他變成庸人的原因。全文借事說理,具有說服力。

文章一開始就以褒揚之筆,著力刻劃方仲永「受之于天」的天賦異稟,描寫他的種種異行:其世代務農,家中眾人照理不識書具,但他五歲時卻「忽啼求之」,且能「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自此以後,更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奇異情狀紛呈迭出,這是從仲永方面下筆。而「父異焉」、「鄉秀才觀之」和「邑人奇之」,則是通過眾人側面反映,進一步渲染其奇異。這種反覆強調和渲染其「奇」,正是為寫其後來平庸「不奇」而作準備,可視為先揚後抑之筆。後來的仲永,則大別於前,到十二、三歲,尚能作詩,可惜已「不能稱前時之聞」。到了二十歲,則「泯然眾人矣」。方仲永童年與青年兩個時代智與庸的逆轉,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令人怵目驚心,這也為後來的議論,提供了有力依據。這部分的敘述有詳有略,剪裁得當,重點突出。雖然全是客觀敘述,但作者個人的觀點已從中隱隱透出,為後面的議論作了充分的鋪墊。

本篇旨在勸學,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但自始至終沒有正面提出,只以「不學」為論題,從反面落筆。首先以一個天才淪為普通人的反面事例,指出不學習的害處。作者精心選擇了仲永五歲、十二三歲,以及成年後等三個年齡時的智力表現,簡要的展示出他從奇到凡的歷程,從中突顯了方父「不使學」正是仲永淪落的關鍵。
作者接著用三分之一篇幅的議論部分,以其特有的盤折文風,反反覆覆地比較「受之天」(指天賦)與「受之人」(指後天學習或教育)兩者誰為重要時,也是從「不受之人」(指不學習或受教育)切入,著重闡述無論有無天賦,後天學習都是不可或缺的:天資聰穎者不學習,會泯沒他的天賦,淪為凡人;而資質平平的人不學習,就連做個凡人也不成。尤其是這後一個推論,「極危悚,又極精切」,所以能警動世人,達到勸學的目的。

這原本是一個關於天才淪落為庸人的故事,而世上多凡人,因而一般讀者對於這類故事只感好奇有趣,不易產生一種與切身有關的警覺。但作者卻從這則奇聞異事中,剔發出普遍意義來,可見其思智筆力過人之處。

此外,本文構思巧妙,雖命題為「傷仲永」,通篇卻並無一「傷」字。然而作者敘人事,發議論,時時處處都流露出內心真誠的傷悼與惋惜之情。使題、文能始終互為照應,可見作者的運筆及用心。

全篇可分為三節,一、二段純記述人事,不雜一句辯析議論,已顯示作者的匠心。王安石此文是用欲抑先揚之法,他深諳要點明仲永的所「傷」之處,須先寫盡仲永的可「揚」之處。所以作者落墨於傳聞,將方仲永五歲便操筆成詩的佳話先予記述,力數其可「揚」處,「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未嘗」而「忽求」,當為「一揚」;繼以「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即書」且「自為」,可稱「二揚」;而「傳一鄉秀才觀之」的「傳」、「觀」二個動詞極富神采,應看作可「揚」之三;而「指物立就」四字,使五歲「神童」聰穎、機警、可愛之狀活立於紙上。可謂應「揚」之四;至於「邑人奇之」,則指出「神童」的聲名傳遠,自然是可「揚」之五。凡此五處,已使作者深信「天才」的存在,即便是傳聞誇飾,王安石似乎也不願去辯析,只是一心記述而已。可褒揚者凡五處,給人以「傷又從何來」之感。作者繼而敘記因有此五處,「神童」之父「日扳仲永環丐於邑人,不使學」。天才之悲劇也就從「日扳」、「不使學」而起。不過作者行文仍不示明褒貶,雖寓於文句之中,而「傷悼」仍不落一字。作者對為父者「賓客」、「乞錢幣」、「利其然」的作法非常反感。於是順勢提煉出「不使學」三字作為全篇的「伏筆」。方仲永的可惋惜、可傷悼處既由此始,亦正在此。從行文看,「不使學」三字仍然是記實的敘述,並不指代褒貶。但可「揚」之處說盡,「抑」而所「傷」者也就不言自明了。此處「不使學」三字如分水嶺,使「神童」的五條褒揚頓成飯後茶餘的話題。

第二段敘事記人,從仲永「十二三」時作者的親見其人,到「又七年」之後的再次詢問,王安石對其事其人的關注愈加深切。不過仲永已經由「不能稱前之聞」回復為「泯然眾人」。「神童」的佳話亦就此結束,作者由此悟出的一番議論卻不能不發。王安石耳聞目睹,以「神童」方仲永五歲能操筆成詩,「十二三」卻「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更已「泯然眾人」的驚人變化,痛感「不使學」的貽害「神童」,更貽害眾人,傷悼、嘆惋之情頓然直抒無遺。行文已非純粹記人事,語辭亦直露作者的情感。「不能」與「泯然」二詞,貶抑明顯,傷悼溢於言表,而二個虛詞「矣」,更是含一片嘆惋之意。
王安石以鮮明的三組對比:「神童」的「受之於天」與「受之於人」;仲永前後變化的「一聞一見」;「天才」早期的「通悟」與後期的「平庸」,寓言式地指出:「不受之天」的眾人,既無「神童」的聰穎「通悟」,若「又不受之人」,不願努力學習,加強後天的教育,其後果更不堪設想,「得為眾人而已耶?」或許連普通人都跟不上了,真是語重心長。而對比之層次,更使文意清晰深刻。



文學知識


a)王安石的散文成就

王安石生平著述頗豐,有字說、周禮新義及臨川集一百卷。他對文學的看法,大致和歐陽修相同,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為社會服務—「務為有補於世」。他的政治論文,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極為突出,不論長篇短文,結構都很嚴謹,說理透闢,語言樸素簡潔,不受傳統的束縛,散發著懾人的光芒,這也形成他的散文作品筆力鋒銳、簡勁峭拔的獨特風格。像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答司馬諫議書、讀孟嘗君傳等都很有名,後者以極其簡鍊的筆墨,概括無數反覆意象,而被人稱道:「只下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大段」。

b)王安石散文特色

1) 風格:王安石散文取法韓愈,雄健峭拔,邏輯嚴密,但他強調獨創,反對學步古人。後被稱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2) 名篇:《答司馬諫議書》、《讀孟嘗君傳》、《傷仲永》、《遊褒禪山記上》、《仁宗皇帝言事者》(梁啟超譽萬言書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

3) 特色:王安石的文章,承接韓愈所提倡的「文以載道」、柳宗元所主張的「明道」、歐陽脩所高舉的「明道致用」一脈相傳的古文精神,強調散文經世致用,但也不排斥散文審美作用。同時,他又提倡為文須簡約精練。



延伸思考


1.        你認為甚麼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最大?
2.        你認為神童 / 資優兒童在生活中面對甚麼困難?社會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3.        在香港社會中,不乏神童跳級的例子,你有何意見?



延伸閱讀



2.   人文世相:王安石的私生活

3.   唐宋八大家與古文運動http://www.chiculture.net/0411/html/a01/0411a01.html


視聽資訊

1.  林奕匡《傷仲永》ATV春節晚會




2.  林奕匡《傷仲永》






附錄:

傷仲永

主唱:林奕匡
作曲:林奕匡
填詞:小廣
編曲:馮翰銘
監製:馮翰銘

歌詞

呢喃著重複著某一首歌 他奔馳在紅色的計程車
來一個走一個多載一個 那飯盒放了整晚已不記得
小時候他也能堪稱出色 明明長大以後只配跑車
親戚朋友都在身邊附和 有能者未來應該隨手可得
無奈成長讓一切褪色 光華暗淡了就變成凡人了
黃金時代不閃亮就一閃而過 不見了
錯過了什麽 其實他懂得 才甘心吞下這苦澀
平凡的角色 記憶中閃爍著 
他原來的舞臺不知道變成了什麽
反正走遠了 現在雙手只能開車
失去了顏色 說不清值不值得 算了
丟失的放棄的自己負責 他欣賞著最平庸的景色
差一步就可能發光發熱 短暫的足夠一輩子炫耀著
氣勢不凡的乘客很多 原本他也能成為其中一個
康莊大道旁邊小路那麼曲折 習慣了
錯過了什麽 其實他懂得 才甘心吞下這苦澀
平凡的角色 記憶中閃爍著
他原來的舞臺不知道變成了什麽
反正走遠了 現在雙手只能開車
失去了顏色 說不清值不值得 算了
錯過了什麽 其實他懂得 才甘心活在這一刻
換不了角色 誰都無可奈何
看著萬家燈火不知道區別是什麽
快樂不快樂 關了燈就安心睡了
明天的天色 哪裡看都一樣的 算了


引用來源 http://www.littleoslo.com/lyc/home/%E6%9E%97%E5%A5%95%E5%8C%A1-%E5%82%B7%E4%BB%B2%E6%B0%B8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中二校本教材:雜說四


雜說四           韓愈

世有伯樂1,然後有千里馬2。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3,祇辱4於奴隸人5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6,不以千里稱也7

馬之千里者,一食8或盡粟一石9。食馬者10,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11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12不外見1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14,安15求其能千里也?

16之不以其道17,食之不能盡其材18,鳴之而不能通其意19,執策20而臨之21,曰:「天下無馬。」嗚呼!其22真無馬邪23?其24真不知25馬也!


作者簡介

韓愈(公元72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八年進士。韓愈性情剛直敢言,元和十四年,唐憲宗欲迎佛骨入宮廷,群臣不敢反對,只有韓愈挺身而出,言辭激烈地上表力諫。其中說到信佛的皇帝不是得禍就是短命,憲宗閱後大怒,差點將他處死。他還具有一般文人少有的處理軍事的才能,曾輔佐宰相裴度平定淮西,晚年又奉命成功地撫平了鎮州叛軍,因而蘇軾稱讚他「勇奪三軍之帥」。

韓愈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反對當時過度追求詞藻華美的駢文寫作風氣,力倡三代兩漢的古樸文風。因為他提出明確的理論,本身寫文章時又能實踐示範,加上好友柳宗元等的響應,「古文運動」漸成氣候;他的散文後來更被列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


背景資料

「雜說」是文藝性較強的短篇論說文,不拘一格,類似現代的隨筆、雜感,以至報刊上的專欄雜文。韓愈有《雜說》四篇,是一組短論,皆托物寄意之作,這裏選的是第四篇。因所寫的是馬,所以後世也有把題目改為《馬說》的。


注釋

1.  伯樂:本是星名,相傳是天上的掌馬星,後來借指擅長相馬的人。春秋秦穆公時,有一個叫孫陽的人,善於相馬,因此也被稱為「伯樂」。「伯樂」相馬的故事見《戰國策‧楚策四》。
2.  千里馬:一天能走一千里的好馬。
3.  名馬:好馬。
4.  辱:受到屈辱。
5.  奴隸人:地位低賤的傭人,這裏指馬伕。
6.  駢死於槽櫪之間:指千里馬和普通的馬混在一起,一同死在馬棚裏。駢:並列。槽:粵音[]。餵牲畜飼料的器具。櫪:粵音[]。馬棚。
7.  不以千里稱也:不因為能夠日行千里而出名啊。
8.  一食:一頓吃。食:作名詞用。
9.  或盡粟一石:有時要吃一石小米。或:有時。粟:小米,這裏泛指餵馬的飼料。石:古時重量單位,這裏不是實指。
10. 食馬者:餵馬的人。食:粵音[],此處作動詞用,飼養、餵養。與下文「而食也」及「食之不能盡其材」的「食」同。
11. 是馬:這匹馬。是:這,指示代名詞。
12. 才美:指才能和好處。
13. 不外見:不在外表上顯露出來。見:粵音[],原來為「現」的本字,後來分化出「現」。此處可視作通假字。
14.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要和一般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
15. 安:豈、怎麼,副詞。
16. 策:馬鞭。這裏作動詞用,泛指駕馭、役使。
17. 不以其道:不用駕馭千里馬的方法。以:用,動詞。
18. 不能盡其材:不能按千里馬的食量供給飼料。
19. 不能通其意:不明白千里馬嘶叫所表達的意思。
20. 執策:拿著馬鞭。
21. 臨之:面對著千里馬。之,代詞。
22. 其:豈、難道,表示反問語氣,副詞。
23. 邪:粵音[]。語氣詞,表示疑問。
24. 其:大概、恐怕,表示揣測,副詞。
25. 不知:不識。


語譯

世界上有了伯樂(善於相馬)這樣的人,然後才會有千里馬被發掘。千里馬是經常都有的,可是像伯樂這樣的人卻不常有。所以即便是有名貴的馬匹,也只不過是受辱在奴隸的手裡頭,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糟櫪(馬房餵馬的器具)之間,而不被叫做是千里良馬。

能夠日行千里的良馬,有的一頓飯要吃掉足足一石的糧草,可是餵馬的人卻不知道牠能夠日行千里而只以凡馬的食量來飼養它。(所以)這樣的一匹馬,雖然牠擁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可是卻吃不飽,力氣不夠,牠美好的材質無法表現在外,甚且就是想要有和普通的馬兒一樣也都辦不到,又怎麼要求牠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御馬的道理亂鞭打牠,餵牠、養牠不能夠完全滿足牠具備的美好材質,牠鳴叫的時候又不懂牠的意思,卻只會拿著馬鞭在牠的面前說:「天下沒有良馬啊!」唉!天下是真的沒有良馬嗎?大概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馬啊!


賞析重點

唐代的讀書人,雖有機會藉科舉晉身仕途,但不少人屢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還是受到種種限制,不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抱負,韓愈自己就經歷過這種遭遇。本文借馬與伯樂喻指在位者未能知人善任。通過千里馬不能遇到伯樂,說明許多具有才能的人,往往不能被賞識和任用,以致潦倒終身,默默無聞。

這篇文章邏輯嚴謹,說理有力。全文可按內容結構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指出千里馬不遇伯樂,就會被埋沒、糟蹋,說明伯樂的可貴之處在於識馬。第二段說明千里馬離開了應有的飼養環境,就不能施展牠的才能,進一步論證識馬的重要性。第三段評論了那種不識千里馬而空喊「天下無馬」的庸人,與開頭提出識馬的重要性遙相呼應。全篇緊緊圍繞中心主線,層層深入地進行論證,給人警策的啟示。

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是簡煉、靈活。全文只有約二百字,可是我們讀了,覺得內容並不貧乏、不單調,這是因為行文不平板,變化多。例如文章一開始就採用開門見山的筆法,「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兩句,點明全篇主旨;接筆鋒一轉,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意思方面的變化。又如「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節,文句有長有短,語氣有陳述有感歎,這是句法方面的變化。文章最後的一部分,用了「策之……」、「食之……」及「鳴之……」一組排比句,再用反問正答作結,更顯出句法使用的多姿多采。

本篇體現出韓愈文章的一貫特色,文筆矯健,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篇幅雖短,道理卻說得很透徹,是一篇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雜文。


文學知識:論說文

論說文,是論說道理的文章。論說文在古代各類散文中,極為常見,數量不少,地位亦十分重要。所謂論說文只是一個統稱,古人因應內容、用途、寫作手法等不同,往往將論說文再加以細分成如論、史論、說、辯、議、解、原、考、評等不同種類的文體。其中,「論」和「說」就是兩種性質大體相近的文體,劉勰的《文心雕龍》就特別設立了《論說篇》。不過,「論」和「說」雖近似,但仍有著細微的差異,故古人仍視為兩種各有特點的文體。粗略言之,「論」是在前人不同的說法和見解的基礎上,闡釋某些理論或見解,論斷事理,或發揮經典內的義理,近於今天的議論文;「說」的本質則著重於說明、闡釋道理,既可直接闡明事理,也能透過記事、詠物來說理抒情,利用生動的語言和各種修辭手法,加強文章的說服力。「論」和「說」雖有相似之處,然而有別於議論文,「說」不一定需要對所寫的事物明確地發表個人見解。與今天的說明文相類。以「說」名篇的作品,篇幅一般較短。相對於「論」,「說」的題目和行文較為隨意自由,內容多與生活感悟、讀書札記有關,帶有雜感、雜文的性質,故「說」又有被稱作「雜說」。韓愈則開創了以「雜說」名篇的先河。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以繼承孔、孟的道統、弘揚儒家精神為己任。他以儒家思想為本,提出一套較明確和系統的文學主張,強調「文以載道」,提倡繼承和學習前人,尤其是先秦兩漢的古文,反對華美虛浮的駢體文,他在《答李翊書》就表示:「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實際就是通過古文創作,鼓勵人們學習儒家的仁義道德之理,振興儒學,與當時盛行的佛道思想抗衡,從而解決二者所造成的社會民生問題。然而,韓愈雖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但卻極為反對單純抄襲前人,主張「師其意,不師其辭」,務去陳腔濫調,強調學古而有所創新,要求「詞必己出」;他貶抑駢文,但卻講究雕琢文字,認為文章以「文從字順各識其職為貴」,故他的文章文字精煉,氣勢磅礡,每出新意。由韓愈等人倡導的「古文運動」取得空前成功。而韓愈自身不論是散文,還是詩歌的創作,皆取得極大的成就,對當時和後世都有深遠的影響。


延伸思考

1.  你覺得家人、老師和同學能了解你嗎?談談你的感受。
2.  你有沒有盡力去了解身邊的人?試說出個人經驗與同學一起分享。
3.  試想想你的興趣是甚麼?有甚麼才幹?請盡量列寫出來。


延伸閱讀

1. 顧易生、徐粹育注譯:《韓愈散文選》,香港 : 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2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44.1 4580

2.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台北 : 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20.94 1769

3. 李長之:《韓愈》,香港 : 龍門書店,1969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29 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