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中一校本教材:死水


《死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1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2

 爽性潑你的賸菜殘羹3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4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5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6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齩破7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驊,字友仙,筆名字仙,後更名多。湖北浠水人,現代著名的學者和格律派新詩作家,學貫中西,博通古今。1913年進入北京清華大學讀書,五四運動期間,參加清華學生代表團,擔任代表團的文書。一九二二年,他於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先後在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珂泉羅拉大學修讀美術和文學。19255月回國,任北京藝專科學校教務長。先後於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南京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青島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擔任教授、系主任和院長等職務,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後改為國立山東大學)。

新文化運動期間,他與梁實秋、朱湘等創,鼓吹新文藝。抗戰前又與除志摩等創辦新月社,出版《新月詩刊》,並主編《晨風報》的詩鐫,大力推展新詩。他提出「相體裁衣」的理論,主張新詩的格律須以內容精神為依據,並由作者的意匠來加以創造;又主張新詩應具有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的表現,以與散文區別。在新詩盲目的摸索過程中,他起了很大的指導用。他的詩歌,都是他的理論的實踐,所獲評價很高。《紅燭》和《死水》兩部詩集是他的代表作。

聞一多一直關注國家的發展。他的詩歌,取材現實,具有愛國憂時的精神與實質,朱自清譽之為「愛國詩人」。他曾由於國內軍閥混戰,列強環伺,國家民族岌岌可危,本愛國之心與清華留美校友出版大江季刊,揭視人權及氏族精神。

抗日期間,為表示抗戰到底的決心,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其後一直積極參與反對國民政府獨裁、腐敗的政治活動,為爭取民主作鬥爭。1946715日下午,在昆明參與悼念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李公樸先生大會後,被當權者派人刺殺,死時才四十八歲。

聞一多一生除了致力教學工作,早年以推動新文學及新詩創作而著名,其後轉攻古典文學的研究。其就《周易》、《詩經》、《莊子》、《楚辭》等我國重要古籍,以及神話方面的整理研究,皆取得卓越的成績。他的學問,出入古今,往往發前人之未發,故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作品現合編為《聞一多全集》



背景資料

《死水》一詩收錄於聞一多一九二八年出版的詩集《死水》中,是聞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格律詩。
《死水》定稿於一九二六年春天。當時聞一多剛從美國返回中國,年輕有為的他充滿愛國激情,對祖國的前景充滿盼望,但他發現,在軍閥政府的統治下,眼前的社會現實卻是殘酷和黑暗的。所謂軍閥,就是泛指以武力割據地盤、把持政權的軍人。例如民國初年的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等便是軍閥的代表人物。

一九二六年三月初,日軍攻佔天津大沽口。三月十八日,北京大批學生、工人和市民舉行遊行示威抗議,卻遭到政府的武力鎮壓,當場打死了四十多人,二百多人受傷,史稱「三.一八」慘案。慘案震撼全國,揭露了軍閥統治下中國社會腐敗和黑暗不下於清朝,中國人民悲慘的狀況絲毫未有改變,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痛心疾首,聞一多亦不例外。就在「三.一八」慘案後兩星期,聞一多發表了《死水》,抒發了他對國家時局的強烈感受。


注釋

1.   漪淪:粵音[依倫],水面的波紋。

2.   扔:粵音[],丟下。

3.   賸菜殘羹:賸,粵音[],吃剩的飯菜。

4.   羅綺:斜紋的絲織物。。

5.   黴菌:黴,粵音[],濕氣下滋生的低等植物,寄生在潮濕的東西上。

6.   酵:含糖類的流質,這裡指釀酒。

7.   齩:同咬。


賞析重點


《死水》一詩是格律詩的典範之作。全詩共分五節,每節四句,結構整齊,在整首詩歌中,作者反複抒發了對時局的無比憤恨。

在全詩的首句,作者點出詩歌的主旋律:「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把這種腐敗、黑暗的政治現實比喻為「死水」,意味著生命力的喪失。並且加上「絕望」兩字,突顯其不可救藥,作者的憤憤不平亦溢於言表。第二句作者表示「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清風」借喻當時正面的、積極的、美好的改革呼聲和行動。可惜這道清流,絲毫不能阻止「死水」繼續沉淪,無法挽救當時的時局。聞一多進而激憤的表示:「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賸菜殘羹。」如其繼續讓這溝沒有希望的「死水」,索性加速其滅亡。

第二節聞一多進一步描繪「死水」的不堪。聞一多以美寫醜,用美麗的事物用反襯死水的醜惡。「也許」兩字,卻讓人知道一切都是反諷。破銅會變成綠色的翡翠;鏽漬斑斑的鐵罐,竟然能長出美麗的桃花;油膩的水化為一匹綾羅;天上的雲霞原來是噁心的霉菌。將美麗的想像融入醜惡噁心的事實,構成強烈的對比,只會令黑白更為分明,令「死水」的形象更加可厭,增強藝術感染力。「也許」這些美好的事物曾是聞一多內心的期盼,然而眼前的卻只有一溝絕望的死水,作者對現實的無奈憤恨自然可想而知。

第三節與前文一樣,繼續用不同的美好事物和意象,極寫「死水」的醜陋。以醇美「綠酒」形容混濁的「污水」,「污水」水面泛起的泡沫竟然是「珍珠」,在「污水」上肆虐的蚊蚋,被形容說成為「花蚊」在「偷酒」。蚊蚋滋生、亂舞,反映「死水」的污穢已到令人髮指的程度。第二、三兩節在優美的意象之下,寄託了作者深刻的諷刺,當前政局已經極度黑暗、腐敗,猶如醜惡的「死水」。

第四節作者突出了「死水」的沉寂,了無生氣。首兩句呼應上兩節「以美寫醜」的內容,指出「死水」因此「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然而「死水」除了污穢,還是恆常的死寂,要靠「蛙聲耐不著寂寞」時,才有一點聲響。「耐不著寂寞」暗示了「死水」的死寂仿佛永恆不變,靜得予人一種窒息的感覺,青蛙因而抵擋不住。「蛙聲」劃破了在寂靜無聲的「死水」,然而這唯一的聲響卻非來自「死水」本身,更加深了「死水」的無聲「沉睡」,猶如死黑暗沉淪的現實真正的「絕望」。這樣的描寫,充分抒發出聞一多沉痛及無奈的心情。或許,這一聲「蛙聲」,是一眾如聞一多的愛國的有識之士絕望的呼喊。

經過經前文一輪仔細的觀察、種種的描述,作者在第五節裡先後重申「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顯示出作者對「死水」的絕望痛恨更加堅定。這裡絕非「美的所在」,「死水」只會每下愈況,繼續沉淪,絲毫沒有一點希望。只好加速其滅亡:「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或許可能有新的轉機:「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這些激憤的言論實與第一節「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賸菜殘羹。」遙相呼應,期望物極必反,黑暗盡頭終有光明。這是聞一多悲痛莫名,對國家愛之深,責之切,無可奈何下的唯一願望,委實令人動容。朱自清曾表示:「這不是『惡之花』」的讚頌,而是索性讓『醜惡』早些『惡貫滿盈』,『絕望』裡才有希望。」(《聞一多全集‧序》)可見,儘管對「死水」百般不滿,聞一多仍未真正的完全放棄「死水」,心裡仍埋藏著渴望「死水」、渴望現實最終能夠改變的願望。

聞一多認為真正的詩歌是美的體現,必須兼具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和建築的美。在寫作技巧方面,《死水》這首詩,是聞一多的詩歌創作理論成功的實踐。

所謂音樂美,是指詩歌要有節奏、旋律和押韻。這首詩有五節,每節四句,每句中的音尺數目相同。音尺又稱為音組,是重音節和非重音節的排列方式。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此概念,他借鑒英國格律詩以重音為單位的「音頓」概念,設計出字數長短不一的音尺,在現代漢語自然語氣的基礎上,通過聲音的長短變化,呈現出詩歌的節奏。以第一節為例: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賸菜/殘羹。



每行都由一個三音節音尺和三個兩音節音尺組成,但全詩各行三音節音尺的位置卻不一致,令音節整齊中創造變化。此外,照顧到現代漢語多雙音節詞的特點,每行都以雙音節的音尺作結,令朗讀起來更覺自然。

在押韻方面,新詩的要求較舊體詩寬鬆,普通話讀音相近便可押韻。以普通話讀,本詩「花」、「霞」、「沫」、「破」,「明」、「聲」押韻,「淪」、「羹」,「在」、「界」也諧協。然而,韻腳的位置卻保留一定規律,本詩偶句末字皆為韻腳,形式相當整齊。

繪畫美是指詩歌需要斟酌用語,利用優美的辭藻帶來的色彩美和形象美。聞一多尤其擅長顏色字詞的運用。本詩內混濁的死水,釀出「綠酒」,上面飄滿「白沫」,銅銹又「綠成翡翠」,銹色猶如桃花的鮮艷,油膩更織出一層色彩斑斕的羅綺,黴菌蒸出鮮艷的雲霞。凡此,皆形象生動,色彩豐富,而且燦爛的色調與混濁的死水,形成強烈的對比,令人愈覺噁心。此外,作者善於煉字,所用的詞藻皆能生動的摹擬物態,維妙維肖。如第一節的「吹」、「扔」、「潑」,充滿動感;第二節中「綠」、「銹」二倘動詞,尤其精彩,形象化地描繪出銹蝕的過程。聞一多色彩詞、動詞的運用,不單能創造的色彩美和形象美,同時能兼顧詩歌「以美寫醜」,以達到反諷的效果,更見作者的匠心獨運,藝術技巧爐火純青

最後是建築美。聞一多曾表示:「屬於視覺方面的格律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屬於聽覺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韻腳;但是沒有格式,也就沒有節的勻稱,沒有音尺,也就沒有句的均齊。」建築美是指講究詩歌結構組織的整齊勻稱,節數和句式上和諧一致,與「音樂的美」有著密切的關係,相輔相承。本詩每節四句,表現了節的勻稱;每句九個字,表現了句的勻齊,是聞一多建築美理論的完美體現。


文學知識

新詩

新詩,又稱白話詩、新體詩,發軔於五四運動前夕,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在新詩興起以前,中國所謂的詩歌創作只限於古詩。舊詩的聲調、格律皆有十分嚴格的規定,例如須押韻,律詩更講求平仄和對仗工整,以用典為上佳之作。然而以文言文為寫作基礎的舊體詩,過往千百年內雖然產生很多優秀的作品,但隨著新文學運動的興起,白話文的應用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當時的知識分子提出所謂的「詩體解放」,大力推廣新詩。胡適在《談新詩》一文曾強調:「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枷鎖鐐銬」,將「新詩」對舉於舊詩,泛指五四以來的詩作都叫做新詩,這樣的定義被沿用至今。

早期新詩的倡導者都提出很多創作理論,因此詩歌界產生了很多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例如以愛情詩著稱的馮至和「湖畔詩派」、以李金發為首的早期象徵詩派、冰心、宗白華等倡導的小詩,至於聞一多及本詩作者徐志摩則是「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以注重詩歌格律見稱。

新詩以白話文為創作基礎,詩的優劣並不著重於押韻是否嚴謹,而是在於語言是否精鍊;以及詩人的情感能否充分地展現出來。新詩的「新」,表現在詩歌的形式上。整體而言,新詩不受押韻、平仄和對仗的限制,創作方式遠較舊體詩自由,打破了傳統詩歌的形式規範。倘新詩的形式來劃分,包括自由詩、格律詩及散文詩。兩者在章節結構、節奏、押韻等方面,都有較明顯的分別。

格律詩方面,舊體詩的律詩和絕句,在句數、字數、平仄都有嚴格規定。新詩中的格律詩雖然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但在章節組織方面依然相對固定齊整,每節詩的行數均勻對稱,多數是每節四行。至於句數、字數、和音尺的安排等方面,亦有一定的鋪排,力求通過比較整齊的結構,營造節奏感和音樂美。此外,格律詩一般是押韻的,押韻的形式雖多、較自由,不用一韻到底,但仍有一定規律,且多是在句末押韻。《死水》一詩便充分體現格律詩的形式。

自由詩方面,章節結構不必追求均勻。每節的行數差異可以很大,多的可至二、三十行,少則二、三行。由於自由詩的節奏不是依靠詩歌的固定的格式來表現,而是利用語言內輕重音的自然間隔、句子字音的有機組合,來彰顯語言的自然旋律和美感。故此,自由詩每行及每節拍內的字數均不定,長短差距較大,參差不齊的字數及節拍構成錯落起伏的節奏旋律。押韻方面,自由詩較少講求押韻。即或押韻,韻腳的位置也較自由靈活。例如鄭愁予的《水巷》便是一首出色的自由詩。

除了格律詩及自由詩,新詩尚有一種類別,就是散文詩。白話的散文詩,一般以五四時期的沈尹默為其先驅,魯迅的《野草》則是一本優秀的散文詩集。散文詩,顧名思義,是帶有散文形式及性質的詩篇,具備「散文」與「詩」的特點。在形式上,散文詩非常自由,不分行,亦不講究押韻,句子長短不定,與一般詩歌形式上有較大分別。與一般散文相比,散文詩運用高度凝煉的語言,講求意象運用,文意跳躍較大,在散文形式下仍保留詩歌的意境。由於散文詩形式上揉合了散文與詩,故部分當代學者如余光中,對散文詩能否稱得上是詩,頗有保留,但學者普遍仍承認散文詩的地位。

聞一多與徐志摩是新月社的核心人物,二人可說是格律派的先驅,他們都十分注重新詩的格律。徐志摩曾指出隨手而寫的新詩,雖然擺脫了傳統詩歌的枷鎖,有充分的自由及發揮空間,但算不上是藝術,他寧願試驗「豆腐乾式」的詩。(註:所謂「豆腐乾式」詩體,即是每行的字數、音尺必須相等,是時人認為格律派過分著重形式,為諷刺他們而起的名稱)因為徐志摩以為詩本身是有生命的整體,詩中的各個部分,不論是字數、節數、章節都應有關連,這便是詩富生命的體現。


此外,聞一多在學術論文《詩的格律》中,亦曾發表他對新詩的看法,綜合而言,他提出了以下的觀點:

第一,詩之所以能激發情感,完全在於其節奏,節奏即是格律。

第二,詩必須要有格律,其重要性就如下棋要遵循規則一樣。真正會寫詩的人,不會認為格律是約束、限制。

第三,詩不能依從「自然的節奏」,因為自然界的格律有很多不圚滿的情況。

第四,新詩是「相體裁衣」的,不同的內容應配合不同的形式。

第五,格律分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聽覺是指由音尺、平仄、韻腳等規律所形成的音樂美;視覺是詩的分行寫法,即是建築美,還有中文字形可能引起的具體的印象,也就是繪畫美。



延伸思考


1.  你認為死水在聞一多心目中代表了什麼?

2.  根據你對詩歌的理解,聞一多認為死水有什麼問題?

3.  你認為聞一多為什麼要「以美寫醜」?這樣在詩歌中產生了什麼效果?

4.  由《死水》一詩可見,聞一多是一個怎樣的人?

5.  你認為舊體詩和新詩有何分別?你較喜歡那種體裁?

6.  如要你選取一種事物來形容香港現時的社會環境,你會用什麼呢?




延伸閱讀

1. 聞一多:《聞一多選集》,香港 : 香港文學研究社,1956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48 7712

2. 聞一多:《紅燭死水》,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48 7712


3.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1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48 7712


4. 向明:《新詩百問》,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58 2767










視聽資訊

1.《死水》朗誦





2.  香港政府防止蚊患宣傳片1





3. 香港政府防止蚊患宣傳片2






4. 香港政府防止蚊患宣傳片3







中一校本教材: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   佚名(《古詩十九首》)



庭中有奇樹1

綠葉發華滋2

攀條折其榮3

將以遺所思4

馨香盈懷袖5

路遠莫致之6

此物何足貢7

但感別經時8





背景資料

此詩是《古詩十九首》其中一首。《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無名作家的作品,並非同一時間和同一位作家所寫。形式都用五言體;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仕人的徬徨失意,基本流露出對人生易逝、歲月變遷的感傷。《古詩十九首》用平淺質樸的文句,抒寫曲折細微的感情,顯出樸實自然之美。這一組詩標誌著五言詩歌已由以敍事為主的樂府民歌發展到以抒情為主的文人獨創階段。


注釋


1.奇樹:奇字可解單數和特出,本詩描的樹並不奇特,故宜解作挺立在庭院中的那一棵樹。

2.發華滋:花開得很茂盛。發:花開。華:同「花」。音[][faa1][huā]滋:茂盛。

3. 條:樹枝。榮:花。

4. 遺:贈予、致送。音[] [wei6][wèi]

5. 馨香:濃烈的香氣。盈:充滿。

6. 莫致之:不能送到。

7. 貢:奉獻;一作「此物不足貴」。

8. 經時:經過了很長的時間。


賞析重點


這首詩從一個妻子的角度,寫出她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環境不但反映自然界的變遷,而且也影響人的情緒。詩中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便是由庭中的一棵樹引發出來。當她見到挺立在庭中的那一棵樹,花葉長得一天比一天茂盛,思念之情也一天一天的滋長。丈夫離家已久,卻仍未見歸來的音訊。春光明媚,良辰美景,身邊無人能與她共享。於是她從樹上折下美麗的花兒,想連同自己的思念,寄給遠方的丈夫。這朵花兒馥郁芬芳,令人愛不釋手。她癡癡地拿著花兒默想,時間久了,花香竟然薰滿襟袖。轉念一想,路太遙遠,這朵花兒是無法送到丈夫的手裏的。美麗的幻想破滅了,她悵然若失。最後兩句,蘊含著深意:這朵花兒確實不是甚麼貴重的物品,本不值得送給在遠方的丈夫,但它寄託了一個久別傷懷的妻子對丈夫無限的思念,假如能將花送到丈夫手裏,豈不是更勝千言萬語?然而欲寄無從,妻子內心的哀傷便更深了。

這首詩用了「興」的表現手法,「興」是「起」的意思。詩人看到了某種景物而產生了某種感觸,然後對這景物加以描繪,用作詩的開端,故「興」有起頭和觸發情思兩層意思。詩人先從庭中奇樹說起,由樹及葉,由葉及花,由花到人,最後才揭出主題。「別經時」原是一直縈繞心中的愁思,本想攀枝折花與丈夫分享那份賞花的喜悅,但想至丈夫在遙遠的地方,卻反添上一層失望。這花兒哪值得送給遠方的人呢?話說得平平淡淡,似乎想自嘲一下自己的傻氣,藉此把心中的哀傷壓抑下來。這種無可奈何的自我排解,比痛哭失聲更令人心酸。

全詩順序寫來,層層深入,感情委婉含蓄,可謂話短情長。寄深情於平淡的句子之中,是《古詩十九首》抒情的特色。


文學知識

《古詩十九首》

一、思想內容﹕

《古詩十九首》的相思懷人之作,不少是從女性角度著筆的。首先,這是由於在宗法社會中,女性因其特定的處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託於愛情和婚姻關係。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環境與心靈世界的狹小封閉,使她們只能在孤獨中無止境地去咀嚼體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細膩,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豐富的情感和敏銳的觸角,與其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事物相交流,又使這些事物成為女性心理最為動人的物化形式,並為詩人的創作提供了意蘊豐厚的意象和意境。

漢末文人則已在相當的程度上,具有了與女性世界作心靈溝通的現實基礎,他們抒寫女性的不幸,不僅有真誠的理解與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飽經憂患與痛苦的人生體驗。《古詩十九首》多從女性角度寫相思之苦,並能由此獲得普遍而久遠的藝術魅力,原因便在於此。例如《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 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以牛郎、織女的傳說,形象地表現相愛的人可望不可即的情狀良有新意。機聲劄劄,織出的布匹不成紋理,寫盡思婦借助單調往復的勞作排遣愁苦的用心及其百無聊賴的精神狀態。又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 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寫思婦對丈夫的深切懷念,雖然蒙上了唯恐被棄的陰影,她最終還是擱下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轉而向對方致以一往情深的祝願。沒有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深刻洞悉,是無法開掘出如此幽微的情感層次的。


二、藝術成就﹕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從樂府民歌汲取養料,滋養自己的創作。他們有感而發,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決無虛情與矯飾,更無著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中就這樣概括《古詩十九首》的藝術特色:「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意味無窮。遣詞用語非常淺近明白,平平道出,且無用功字面,若對朋友說家常話,卻涵詠不盡,意味無窮;



2.質樸自然。從情感說,《古詩十九首》感情純真誠摯,沒有矯揉造作;從藝術表現說,它的寫境用語好像都是信手拈來,沒有錯采鏤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詩境。



3.情景交融。《古詩十九首》所描寫的景物、情境與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過或白描、或比興、或象徵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渾然圓融的藝術境界;



4.語言精練。《古詩十九首》語言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準確。傳神達意,意味雋永。


此外,《古詩十九首》還較多使用疊字,或描繪景物,或刻畫形象,或敍述情境,無不生動傳神,也增加了詩歌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比興與抒情都是古詩十九首中重要的藝術特點。古詩十九首屬於抒情詩的範疇最令人稱道的是詩人們開始抒發個人的、生活性的情感蘊涵著個人的生命體驗標誌著文人文學意識的覺醒和生命意識的自覺。詩人們直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抒發自己的不滿與憤懣即使有著消極頹廢的思想傾向依然是令人欽佩的。那形象生動的心理刻畫坦誠率真的情感流露是其最大特色可以說古詩十九首之所以那麼動人就在於一個真字。古詩十九首能在古人心中有著與詩經和楚辭相比肩的地位即是由於它繼承了詩經的比興和楚辭的抒情也在於詩體結構特點對於抒情表達上所起到的作用。在繼承詩經和楚辭的方面詩人們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體驗有一種固定的模式以比興始以抒情終。結構上的變化使古詩十九首加入了抒情的特色也使比興有了更加深遠豐厚的意義。


延伸思考

1.  當你有好吃的東西,或得到一件喜愛的玩具時,會不會想起甚麼人,希望跟他一起分享?為甚麼你會想起他呢?


2.  看見美麗的花朵便摘下來送給心愛的人,你對這行為有甚麼評價?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3.  你喜歡別人送花給你嗎?為甚麼?


4.  父親節和母親節時,你會用甚麼方式表達你對父母的情意?若只在那天才表達孝心,你認為足夠嗎?為甚麼?


5.  你願意把你所有心底話跟父母或兄弟姊妹傾訴嗎?你認為怎樣才能把你們的關係維繫得更密切呢?

延伸閱讀
1. 馬茂元著﹕《古詩十九首探索》(香港﹕百靈)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851.32 7141



2.       隋樹森編著﹕《古詩十九首集釋》(香港﹕中華書局)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851.32 4044

中一校本教材: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   佚名(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1

八十始得歸2

道逢鄉里人3

「家中有阿誰4?」

「遙望是君家5

松柏冢纍纍6。」

兔從狗竇入7

雉從梁上飛8

中庭生旅穀9

井上生旅葵10

烹穀持作飯11

采葵持作羹12

羹飯一時熟13

不知貽阿誰14

出門東向望,

淚落沾我衣。





背景資料

  漢自武帝時長期對外戰爭,徭役頻繁而役期極長。這首詩透過一個老兵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漢代頻繁的戰爭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給人民帶來的痛苦。


注釋

1.        從:參加。

2.        始得:才能夠。

3.        道逢:在路上遇見。鄉里:古人喜聚族而居,鄉和里是分區的單位,故鄉里猶言家鄉。

4.        阿誰:猶「誰」。阿,音亞,發語詞,沒有實質意義。

5.        君:對人的敬稱,即「您」。

6.        冢纍纍:丘墳一個連一個。冢:音寵,通「塚」,墳墓。

7.        狗竇:給狗進出的牆洞。

8.        雉:音稚,野雞。

9.        中庭:院子。旅穀:未經播種而野生的植物叫「旅」。野生的穀便叫「旅穀」。

10.    旅葵:野生的菜。葵是古人慣常種植的食用蔬菜。

11.    持:拿來。

12.    采:通「採」。羹:糊狀的湯。

13.    一時:一會兒。

14.    貽:音疑,送給。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征夫的怨詩,老兵服役多年回家,家園破敗,親人離世,人物皆非,晚景無比淒涼。通過他回鄉的見聞和感受,反映了戰爭的罪惡和兵役的殘酷。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詩開首的兩句,已概括了老兵的一生,並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其中六十五年軍旅生活的艱辛一概略過,但讀者可以想像到這期間他是如何翻山越嶺、渡河涉水,怎樣饑餐渴飲,出生入死。退伍老兵在回鄉的路上遇見了同鄉,急切地問「家中有阿誰」,這正是他多年在外最關心的事。近鄉情怯,既想知道家中近況,又擔心離別這麼久,家中變故太多,但還是忍不住開口問了。鄉人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指給他看:「遠處松柏成蔭,荒墳纍纍的地方,便是你的家了。」老兵繼續往前走,直至回到家中,親眼所見的情景,是近看、細看,實實在在的觀察所得。只見兔子從狗洞進去,野雞在屋樑上亂飛,內院雜生著野生的穀禾,井欄邊也長滿野菜,種種事物都暗示著這裏已久無人煙。老兵見到這番景象,內心的痛苦自是不言而喻。在這難以承受的打擊下,老兵悲愴之極,神思也變得恍惚。他漫無意識地收些野穀、野菜造飯。飯菜熟了,卻又可以給誰吃呢?不禁出門向東望去,想到自己從軍一生,吃盡千辛萬苦,人生的最後時光還這樣淒涼,眼淚不禁潸然而下。

這一首敘事詩,結構嚴謹,章法自然。作者依人物回家的過程,從「得歸」到遙見家園,到走近家門,到進入院中,而後又步出家門,從遠而近,依序描述,層次分明。人物的感情,也隨著描述的順序,逐漸產生變化。最初他懷著與家人團聚的熱切希望回鄉,但隨著他所聽到的鄉人的說話,所看到的家園景物,由熱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絕望,越來越痛苦,越來越悲傷,到最後兩句到達了感情的高潮。老兵在門外顫巍巍地站著,遙望東方,禁不住老淚縱橫,濕透衣衫。詩到這裏戛然結束,老兵悲愴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表現手法上,這首詩綜合運用了語言描寫、景物描寫和動作描寫,生動地描繪了老兵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鄉人對老兵的詢問,似是答非所問,實質已婉轉道出了殘酷的事實,「松柏冢累累」一語不是已經暗示老兵家中的親人已死光了嗎?接著,作者選用了野兔、野雞、野穀、野葵四種動植物具體地描繪了家園荒蕪的巨大變遷。作者對老兵舂穀採葵的動作描寫,更突出地表現了老兵的孤獨淒涼,白忙了一場弄一頓飯,但卻沒一個親人可以和自分享。本詩雖是寫一個老兵歸家的所見所感,但從他個人的悲劇中,反映了長年戰亂給社會帶來的嚴重破壞,這是以小見大,以個別情況反映一般情況的藝術手法。

這首詩的語言藝術,也是很值得一提的。詩中從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共六句組成了三對對偶句。這種句式用來描寫景物和人物動作,整齊有序。在本詩中,動詞的運用也是恰到好處。例如最後兩句中的「望」和「沾」兩字,「望」不是觀賞景物,而是神情恍惚,悲哀至極,一種呆滯絕望的表情動作,足以表達人物的心情十分悲痛。「沾」字說明老兵任由眼淚弄濕衣棠,無心揩拭,更顯出他極度哀傷。全詩無一奇字奇句,純用白描,而寫得真實動人,是一篇富於感染力的佳作。


文學知識


1. 樂府詩

a)樂府詩的源起

樂府歌謠產生於漢代,其來源是仿效周代的到各國諸侯國樂習民間詩歌,以便知道民間的疾苦。武帝時設有「樂府」這一個官方機構,負責採集民間歌謠,製成樂章,在宮中唱誦,作為宮庭的娛樂。後來人們把「樂府」所整理的歌辭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詩因採自民間,故亦稱為「樂府民歌」。

漢代以來,許多作家也模仿樂府民歌的風格創作詩歌,樂府詩既有民間創作的,也有文人創作的。「樂府」漸成一種文學體裁。


b)樂府詩的特色

一、 語言樸實自然

漢樂府民歌多用生動的口語,親切樸素,敘事與抒情結合,感情真摰動人。詩句句式長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漢樂府詩沒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長短隨意,整散不拘,靈活自由。

有繼承《詩經》四言體的:如《公無渡河》、《善哉行》;有雜言體的,句法自由多變,整散不拘:如《鼓吹曲辭》裡《鐃歌》中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變化極為自由。漢樂府還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詩,如《江南可採蓮》,《孔雀東南飛》等,比四言詩多了一個音節,適應當時社會語言的發展,又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

篇幅長短均有,最長的達三百五十餘句,短的則數句。漢樂府民歌篇幅長短均有,最長的如《孔雀東南飛》,便長達三百五十餘句,短的如《雜曲·枯魚過河泣》只得四句;《江南可採蓮》便是只有七句。


二、 感情真摯,內容寫實

漢人創作時重視「緣於哀樂」、「感事而發」,所以樂府詩也側重社會寫實,反映人生百態,流露出真摯的情感。「敘事」是兩漢樂府的特色,詩歌故事內容有血有肉,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實。


三、 詩歌押韻靈活

漢樂府民歌的押韻自由, 靈活多變。有句句押韻的,如《平陵東》:「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便是;有隔句押韻的,如《東門行》、《燕歌行》、《梁甫吟》等;也有隔兩句和三句押韻的,如《陌上桑》的「日出東南隅」和「自名為羅敷」相隔兩句押韻,又「照我秦氏樓」和「桂枝為籠鉤」更隔五句押韻。這都顯出押韻的變化多端。


四、 用對話或獨白形式敘事

漢樂府詩巧妙地熔鑄對話刻劃人物,聲情畢肖,使人如聞其聲, 如見其人。如《上山采蘼蕪》甚至幾乎全由棄婦同故夫的問答構成,表現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採用獨白的,如《孤兒行》中用獨白寫出孤兒所受的痛苦。


五、 想像豐富

漢樂府民歌雖多抒寫現實, 但亦有不少作品運用了浪漫主義色彩。如《上邪》如山洪爆發似的激情和高度的誇張;《烏生》中烏鴉的魂魄向人們申訴;《枯魚過河泣》中腐臭了的魚會哭泣, 會寫信等,都反映其豐富奇特的幻想。


六、 善用排偶句

排偶句也可以說是漢樂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 如《十五從軍征》中的: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便是。」

其實,排偶是一種介於排比與對偶之間的修辭手法。一般認為它是由兩個語氣一致、結構相似、意義相關或相對的語句平列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式。排偶句式形式整齊,富有節奏,但結構、字數等均可變化,不像對偶那樣在字數、結構、平仄等方面要求嚴格。


2. 白描

白描也叫素描,原來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它們的特徵是用簡煉的墨線勾描人物和各種景象特徵,突出其神韻,不著顏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簡潔的特徵表露喚起讀者聯想,得以豐富形象。

這種繪畫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描寫上,主要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物件的特徵,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面貌。總而言之,魯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意即用字確切、敘述直接、不加修飾、真切深至、平易近人,是一種高超的文學手法。

白描亦分三類:

a)景物白描

例子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解說

作者用寥寥數語,將景物由近至遠鋪排,就精煉地描繪了一幅蒼涼寂寥的秋景圖,表現出濃烈的思鄉之情。儘管作者不著一個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這樣蕭瑟蒼涼的暮景中表露無遺。

好處

用白描手法寫景,可讓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徵,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b)人物白描

例子

白居易《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解說

這十四個字的肖像描寫,不僅準確地表現了賣炭翁的職業和年齡特徵,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勞作和痛苦生活。

好處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


c)敘事白描

例子

聶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解說

詩人冷靜地敘述田家的生活與遭際:父子二人竭力開墾耕種,以維持生計。然而,在莊稼還沒有成熟的六月時節,「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繕糧倉,只等著禾苗成熟,便如數搜刮進自己的倉裡。全詩沒有半句議論與抒情,卻深刻地提示了農民深受苦難的根源。

好處

用白描手法用於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



 
延伸思考

1.        假設你離開家人一段長時間後,再見面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2.        在收看電視的新聞節目時,我們常可看見處於戰爭地區的人民生活是何等悲慘。你看到這些情景,心裏有甚麼感覺?
3.        你希望世界和平嗎?請創作一句口號,呼籲人們停止戰爭,使世界和平。

延伸閱讀


書籍

(1) 余冠英選注:《樂府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



(2) 余冠英選注:《漢魏六朝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網上資源


(1)    漢樂府 - 收集了漢代的樂府詩歌,供讀者閱讀。

(2)
漢樂府 -介紹漢樂府的特點及選錄一些漢樂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