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四則
子1曰:「學而時2習3之,不亦說乎4?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6,不亦君子7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8,思而不學則殆9。」
子曰:「溫故10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三人11行,必有我師焉12,擇其善13者而從14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縣)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曾在魯國做過官,後來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最後無功而返,回國後主要從事教育活動,相傳有弟子三千。此外,他還致力文化整理,據說他曾編訂《詩》、《書》、《禮》、《樂》、《春秋》等典籍。
《論語》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書中記載了孔子及他部分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收集編輯而成。這部書共20篇,內容包括政治、哲學、教育、倫理、修養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書中的文句,主要是孔子與弟子間的對話,故篇章各自獨立,不相連貫,很多都以「子曰」(孔子說)為開端,是語錄體的散文。宋代以後,這本書和《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是讀書人考科舉必讀的課本。
背景資料
這四則語錄記錄了孔子對學習的方法與態度的精闢論述,對後人有很大的啓迪與教育作用。
注釋
1. 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此處指孔子。
2. 時:按時。
3. 習:有溫習和實習兩解。前者指書本知識的複習;後者則偏重禮、樂、射、御各種本領的演習。這裏兩種意思兼而有之。
4. 不亦說乎:不也很快樂嗎?「不亦……乎」,表示反問的句式。說:粵音[悅]。「快樂」的意思,後來寫作「悅」。
5. 有朋:一作「友朋」。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可兼同門及同志二者,本章俱談及學習有關的問題,故此句朋字宜解作「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
6. 慍:粵音[蘊]。生氣、埋怨。
7. 君子:道德高尚而有學問的人。
8. 罔:粵音[網]。通「惘」,迷惑的樣子。一解為「(被)欺騙」。對書本的內容不能徹底理解。
9. 殆:粵音[怠]。疑惑。對所思的問題感到迷惑無法解決。
10. 故:舊的,指學過的東西。
11. 三人:這裏是幾個人的意思,無三不成幾不是定指三個人,「三」是虛數。
12. 焉:指示代詞,解作這裡。
13. 善:優勝的地方。
14. 從:跟從。
語譯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 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 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我和幾個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向其學習的人,發掘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而他們的缺點則作為自己的借鑒,如果自己也同樣的毛病即加以改正。」
賞析重點
這四則孔子語錄,旨在說明進德修業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第一則選自《學而》篇。孔子認為學習是一個人安身處世的根本,勸人以學習為樂,並且指出學習的正確方法。學了知識或技能,必須反覆溫習和鍛鍊,才能鞏固所學。至於待人方面,有朋友從遠方來探訪,自然感到高興;但遇到不瞭解自己的人,也不抱怨,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君子。這一則用反問句來表示肯定的內容,語氣顯得委婉而親切。
第二則選自《為政》篇。孔子以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學」和「思」之間的關係,指出兩者應當並重,不可偏廢。只顧埋頭讀書而不思考,那就不能透徹理解;相反,只空想而不讀書則會產生疑惑。這一則用對比的寫法指出「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都不足取,從而使人悟出「學」與「思」不可缺一的道理。
第三則也是選自《為政》篇。雖然和第一則意思相近,也是談論溫習的重要性,但比「學而時習之」又進了一層,特別強調知識的更新。溫習學過的知識,每有新的體會。能不斷更新知識,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溫故」和「知新」貌似對立,實則相輔相成,「溫故知新」這說法極富有哲理。
第四則選自《述而》篇。這一則主要說明不僅要自書本中學習,還要向身邊的人學習。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所以,我們既要從正面學習別人的長處,也要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
孔子所強調的學習方法是:第一「學而時習之」,學了之後,一定要按時重溫,經常練習,這樣才能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第二,「學」與「思」相結合。學習時要思考,在思考中學習,二者相互促進。第三,「溫故知新」。通過溫習,對舊知識加深理解,熟練掌握,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也可從中得到新體會。這種「推陳出新」的學習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認為,對自己要加強身心修養,愛護自己的朋友,即使別人對自己不了解,也不能惱火;還要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善於向他人學習。
在《論語》裏,孔子論學的地方很多,這裏只選了其中一小部分。但即使從這幾則短短的文字也可以看出,孔子的觀點至今仍有深刻意義,對我們有著啟發的作用。
從散文藝術角度上看,這四則文字也能體現《論語》的文學特點。首先,它們全是語錄,都用當時的規範性口語寫成的,明白如說話。其次,它們用簡樸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道理,言近旨遠。再次,《論語》不以誇飾見長,但這不等於說它不講究語言藝術。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用語誇張,便叫人過目難忘。當然,《論語》誕生於古代散文發展的早期,若嚴格地看,它囿於語錄形式,解說、論證不夠詳盡,也是事實。但若考慮到文體都是由簡單漸趨多樣的發展,《論語》文字簡約,也就不足為疵了。
文學知識
語錄體是先秦時期一種流行的文體,特點是語言簡樸,把說話直接輯錄成文,內容淺白流暢。在春秋時期,散文尚在孕育階段。與此同時,當時社會的物質條件比較貧乏,而哲理思想還在發育的初期,尚未發展至百家爭鳴、諸子互相論辯的時代。故當時的典籍如《老子》、《論語》等多以語錄體的形式,以簡約的文辭和零碎簡短的段落,記錄人物的言行和思想。不同於《尚書》、《春秋》以較艱深的書面語言書寫,春秋時代的語錄體散文記錄的主要是當時的口語,較為顯淺明白,不過,今天我國在不知當時說話的具體語境下,語錄體的片言隻語有時候卻不易理解。
早期語錄體散文以記言為主,文辭貼近口語,通俗、自然、淺顯,因而令人有親切之感。語錄體所錄要言不煩,簡短精煉,因而讓今人有精粹之感。其中,《論語》內的言論都是孔子和學生活動時的真實記錄,皆是針對具體的問題,有感而發,並非無病呻吟,因而令人有切實之感,對春秋時代正在天翻地覆的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語錄體畢竟屬於散文文體發展史上的早期形態,它的不成熟、不規範、簡單化和隨意性的問題仍是顯而易見的,也是難免的。只是瑕不掩瑜,這種文體在口語基礎上雖經過加工、潤飾,但仍不失自然質樸的韻致,有其獨特的生命力,深為後世散文作家的推崇,對後代文學的影響亦甚為深遠。
延伸閱讀
1. 楊伯峻:《論語譯注》,香港:商務印書館。
2. 蔡志忠:《漫畫孔子:仁者的叮囑》,香港: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視聽資訊
1. 臺灣公共電視臺與日本NHK、韓國KBS三國所共同合力製作卡通動畫《孔子傳》
2. 電影《孔子‧決戰春秋》
3. 哈輝國語歌曲《孔子曰》視頻:
4. 羅文粵語歌曲《孔子曰》視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