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四 韓愈
世有伯樂1,然後有千里馬2。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3,祇辱4於奴隸人5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6,不以千里稱也7。
馬之千里者,一食8或盡粟一石9。食馬者10,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11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12不外見1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14,安15求其能千里也?
策16之不以其道17,食之不能盡其材18,鳴之而不能通其意19,執策20而臨之21,曰:「天下無馬。」嗚呼!其22真無馬邪23?其24真不知25馬也!
作者簡介
韓愈(公元72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八年進士。韓愈性情剛直敢言,元和十四年,唐憲宗欲迎佛骨入宮廷,群臣不敢反對,只有韓愈挺身而出,言辭激烈地上表力諫。其中說到信佛的皇帝不是得禍就是短命,憲宗閱後大怒,差點將他處死。他還具有一般文人少有的處理軍事的才能,曾輔佐宰相裴度平定淮西,晚年又奉命成功地撫平了鎮州叛軍,因而蘇軾稱讚他「勇奪三軍之帥」。
韓愈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反對當時過度追求詞藻華美的駢文寫作風氣,力倡三代兩漢的古樸文風。因為他提出明確的理論,本身寫文章時又能實踐示範,加上好友柳宗元等的響應,「古文運動」漸成氣候;他的散文後來更被列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
背景資料
「雜說」是文藝性較強的短篇論說文,不拘一格,類似現代的隨筆、雜感,以至報刊上的專欄雜文。韓愈有《雜說》四篇,是一組短論,皆托物寄意之作,這裏選的是第四篇。因所寫的是馬,所以後世也有把題目改為《馬說》的。
注釋
1. 伯樂:本是星名,相傳是天上的掌馬星,後來借指擅長相馬的人。春秋秦穆公時,有一個叫孫陽的人,善於相馬,因此也被稱為「伯樂」。「伯樂」相馬的故事見《戰國策‧楚策四》。
2. 千里馬:一天能走一千里的好馬。
3. 名馬:好馬。
4. 辱:受到屈辱。
5. 奴隸人:地位低賤的傭人,這裏指馬伕。
6. 駢死於槽櫪之間:指千里馬和普通的馬混在一起,一同死在馬棚裏。駢:並列。槽:粵音[曹]。餵牲畜飼料的器具。櫪:粵音[礫]。馬棚。
7. 不以千里稱也:不因為能夠日行千里而出名啊。
8. 一食:一頓吃。食:作名詞用。
9. 或盡粟一石:有時要吃一石小米。或:有時。粟:小米,這裏泛指餵馬的飼料。石:古時重量單位,這裏不是實指。
10. 食馬者:餵馬的人。食:粵音[飼],此處作動詞用,飼養、餵養。與下文「而食也」及「食之不能盡其材」的「食」同。
11. 是馬:這匹馬。是:這,指示代名詞。
12. 才美:指才能和好處。
13. 不外見:不在外表上顯露出來。見:粵音[現],原來為「現」的本字,後來分化出「現」。此處可視作通假字。
14.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要和一般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
15. 安:豈、怎麼,副詞。
16. 策:馬鞭。這裏作動詞用,泛指駕馭、役使。
17. 不以其道:不用駕馭千里馬的方法。以:用,動詞。
18. 不能盡其材:不能按千里馬的食量供給飼料。
19. 不能通其意:不明白千里馬嘶叫所表達的意思。
20. 執策:拿著馬鞭。
21. 臨之:面對著千里馬。之,代詞。
22. 其:豈、難道,表示反問語氣,副詞。
23. 邪:粵音[耶]。語氣詞,表示疑問。
24. 其:大概、恐怕,表示揣測,副詞。
25. 不知:不識。
語譯
世界上有了伯樂(善於相馬)這樣的人,然後才會有千里馬被發掘。千里馬是經常都有的,可是像伯樂這樣的人卻不常有。所以即便是有名貴的馬匹,也只不過是受辱在奴隸的手裡頭,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糟櫪(馬房餵馬的器具)之間,而不被叫做是千里良馬。
能夠日行千里的良馬,有的一頓飯要吃掉足足一石的糧草,可是餵馬的人卻不知道牠能夠日行千里而只以凡馬的食量來飼養它。(所以)這樣的一匹馬,雖然牠擁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可是卻吃不飽,力氣不夠,牠美好的材質無法表現在外,甚且就是想要有和普通的馬兒一樣也都辦不到,又怎麼要求牠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御馬的道理亂鞭打牠,餵牠、養牠不能夠完全滿足牠具備的美好材質,牠鳴叫的時候又不懂牠的意思,卻只會拿著馬鞭在牠的面前說:「天下沒有良馬啊!」唉!天下是真的沒有良馬嗎?大概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馬啊!
賞析重點
唐代的讀書人,雖有機會藉科舉晉身仕途,但不少人屢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還是受到種種限制,不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抱負,韓愈自己就經歷過這種遭遇。本文借馬與伯樂喻指在位者未能知人善任。通過千里馬不能遇到伯樂,說明許多具有才能的人,往往不能被賞識和任用,以致潦倒終身,默默無聞。
這篇文章邏輯嚴謹,說理有力。全文可按內容結構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指出千里馬不遇伯樂,就會被埋沒、糟蹋,說明伯樂的可貴之處在於識馬。第二段說明千里馬離開了應有的飼養環境,就不能施展牠的才能,進一步論證識馬的重要性。第三段評論了那種不識千里馬而空喊「天下無馬」的庸人,與開頭提出識馬的重要性遙相呼應。全篇緊緊圍繞中心主線,層層深入地進行論證,給人警策的啟示。
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是簡煉、靈活。全文只有約二百字,可是我們讀了,覺得內容並不貧乏、不單調,這是因為行文不平板,變化多。例如文章一開始就採用開門見山的筆法,「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兩句,點明全篇主旨;接著筆鋒一轉,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意思方面的變化。又如「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節,文句有長有短,語氣有陳述有感歎,這是句法方面的變化。文章最後的一部分,用了「策之……」、「食之……」及「鳴之……」一組排比句,再用反問正答作結,更顯出句法使用的多姿多采。
本篇體現出韓愈文章的一貫特色,文筆矯健,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篇幅雖短,道理卻說得很透徹,是一篇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雜文。
文學知識:論說文
論說文,是論說道理的文章。論說文在古代各類散文中,極為常見,數量不少,地位亦十分重要。所謂論說文只是一個統稱,古人因應內容、用途、寫作手法等不同,往往將論說文再加以細分成如論、史論、說、辯、議、解、原、考、評等不同種類的文體。其中,「論」和「說」就是兩種性質大體相近的文體,劉勰的《文心雕龍》就特別設立了《論說篇》。不過,「論」和「說」雖近似,但仍有著細微的差異,故古人仍視為兩種各有特點的文體。粗略言之,「論」是在前人不同的說法和見解的基礎上,闡釋某些理論或見解,論斷事理,或發揮經典內的義理,近於今天的議論文;「說」的本質則著重於說明、闡釋道理,既可直接闡明事理,也能透過記事、詠物來說理抒情,利用生動的語言和各種修辭手法,加強文章的說服力。「論」和「說」雖有相似之處,然而有別於議論文,「說」不一定需要對所寫的事物明確地發表個人見解。與今天的說明文相類。以「說」名篇的作品,篇幅一般較短。相對於「論」,「說」的題目和行文較為隨意自由,內容多與生活感悟、讀書札記有關,帶有雜感、雜文的性質,故「說」又有被稱作「雜說」。韓愈則開創了以「雜說」名篇的先河。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以繼承孔、孟的道統、弘揚儒家精神為己任。他以儒家思想為本,提出一套較明確和系統的文學主張,強調「文以載道」,提倡繼承和學習前人,尤其是先秦兩漢的古文,反對華美虛浮的駢體文,他在《答李翊書》就表示:「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實際就是通過古文創作,鼓勵人們學習儒家的仁義道德之理,振興儒學,與當時盛行的佛道思想抗衡,從而解決二者所造成的社會民生問題。然而,韓愈雖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但卻極為反對單純抄襲前人,主張「師其意,不師其辭」,務去陳腔濫調,強調學古而有所創新,要求「詞必己出」;他貶抑駢文,但卻講究雕琢文字,認為文章以「文從字順各識其職為貴」,故他的文章文字精煉,氣勢磅礡,每出新意。由韓愈等人倡導的「古文運動」取得空前成功。而韓愈自身不論是散文,還是詩歌的創作,皆取得極大的成就,對當時和後世都有深遠的影響。
延伸思考
1. 你覺得家人、老師和同學能了解你嗎?談談你的感受。
2. 你有沒有盡力去了解身邊的人?試說出個人經驗與同學一起分享。
3. 試想想你的興趣是甚麼?有甚麼才幹?請盡量列寫出來。
延伸閱讀
1. 顧易生、徐粹育注譯:《韓愈散文選》,香港 : 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2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44.1 4580
2.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台北 : 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20.94 1769
3. 李長之:《韓愈》,香港 : 龍門書店,1969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29 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