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1意不適2,驅車3登古原4。
夕陽無限 5 好,只是近 6 黃昏。
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泌陽縣)人。開成二年進士。當時牛、李黨爭劇烈,他被捲入漩渦,在政治上受到排擠,一生困頓失意。李商隱和杜牧齊名,是晚唐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多寫時代亂離的感慨,個人失意的心情。其中有不少借古詠今的詠史詩和纏綿悱惻的愛情詩。由於時代混亂、遭遇坎坷,詩中往往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感傷情緒。他在詩歌藝術上善於廣泛地從多方面學習前人,又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特點在於構思縝密、想像豐富、語言優美、韻調和諧。
背景資料
樂遊原,在長安西南,地勢較高,四望寬敞,可以眺望長安全城。在秦代原叫作宜春苑,漢宣帝神爵三年(西元前59年)在這裏修築樂遊廟,所以人們便改稱之為樂遊原或樂遊苑。唐武后長安年間,太平公主在此建造亭閣,漸成為當時的遊覽勝地。每逢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陽),長安仕女多到此登高遊覽。李商隱在長安,曾數次到這裏遊玩,並寫了幾首有關樂遊原的詩,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注釋
1. 向晚:傍晚。2. 意不適:心情不佳。
3. 驅車:趕馬車。
4. 古原:指樂遊原,稱它為古原,表明它是漢代的古跡。
5. 無限:非常、極其。
6. 近:接近。
賞析重點
本詩抒寫李商隱登樂遊原眺望夕陽時所生的感觸。這一天傍晚,詩人心情鬱悶,便駕着馬車,登上樂遊原散心。落日餘暉燦爛,景致是多麼美好,只可惜此時已近黃昏,如此美景即將消逝,令詩人留戀不已,無限惆悵。
首兩句寫詩人遊覽樂遊原的時間和心情。對於一般遊人來說,黃昏登臨可俯瞰長安的樂遊原,遊覽名勝古跡,欣賞風景,該是心情愉快的;可是,詩人卻是「向晚意不適」。這一句連用五個仄聲字,表現了詩人抑鬱低沉的心情。詩人想借登高遠覽以驅走愁思,所以「驅車登古原」。這句用四平一仄,平亮的聲調顯出詩人欲從抑鬱中振作起來的意圖。在第三、四句,詩人的筆觸全部傾注於夕陽晚照的描寫。夕陽絢麗,「無限好」三字,是剎那間從詩人心底迸發出來的衷心讚歎;然而這心頭的愉悅只如曇花一現,清醒的理智提醒詩人:「只是近黃昏」。夕陽雖好,不能久留,又回到「意不適」上去。這兩句改用正常的律句,聲音較前二句平和婉順,既襯托出晚照之美,又似乎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
這首詩在寫作技巧上,避免了平鋪直 ,在短短二十字中,詩意曲折,寫詩人的心情變化,一層比一層深:出發時心情不舒暢,見了夕陽美景興奮了一陣子,想到日落不禁歎息。在這曲折的佈局中,彌見詩人擺脫不去的愁思。這樣的寫法,意思一環緊扣一環,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詩人為甚麼心情不佳,詩中並沒有說明,歷來都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自傷年老,有人認為是隱喻國勢日弱。無論是個人感慨還是家國憂思,「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都具有普遍的概括力,寫出人們對美好事物即將消逝的惋惜和惆悵,故能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文學知識:近體詩格律
一、
詩體:
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是一首五言絕詩,是唐人發明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中最短的一種。近體詩分四句的「絕詩」 (又稱「絕句」) 與八句的「律詩」兩種,每種又各按每句字數分為為五言和七言兩類。每句五字的絕詩稱為「五言絕詩」(簡稱「五絕」),每句七字的則稱為「七言絕詩」(簡稱「七絕」);每句五字的律詩稱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 ,每句七字的則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二、
平仄:
近體詩每句用字,均須遵守固定的「平仄」。平仄乃據字音聲調「九聲」而分。近體詩的字音聲調乃據唐代中原語音而定,共分九聲,其體系與現代粵語相同,故現代人以粵語誦讀唐詩,可以如實表現唐人誦詩的聲調之美。九聲之中,第一聲又稱高平聲或陰平聲,第四聲又稱低平聲或陽平聲,此兩種平聲字簡稱為「平」;其餘七聲分別為第二聲 (高上聲或陰上聲)、第三聲 (高去聲或陰去聲)、第五聲 (低上聲或陽上聲)、第六聲 (低去聲或陽去聲) 、第七聲 (高入聲或陰入聲)、第八聲 (中入聲) 及第九聲 (低入聲或陽入聲),凡此七聲,合稱為「仄聲」,簡稱為「仄」。七言詩句的平仄變化口訣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詩則為「一三不論,二四分明」,意思是每句中的單數字 (一三五或一三) 平仄可按雙數字的平仄而靈活變動 (不論),而雙數字 (二四六或二四) 則必須平仄相反 (分明)。舉例若七言詩首句中第二字為仄聲,第四字便須為平聲,而第六字則須為仄聲,即「仄平仄」結構,反之則為「平仄平」結構;同樣情況在五言詩則為「仄平」及「平仄」結構。
三、
拗句:
近體詩的平仄規則乃以用字聲調平仄相間,使詩句音節變化豐富,和諧暢美為原則。若為營造特別的聲調效果而故意不守規則,即屬「拗句」,該詩即為「拗體」,其中不合平仄規律的用字則為「拗字」。拗句一般只許於詩首或詩末使用,而拗句的下句平仄須作特別安排以平衡拗句的聲調,稱為「救句」。李商隱的《登樂遊原》一詩的首兩句即分別為拗句與救句。
四、
粘對:
近體詩第一句中雙數字的平仄必須與第二句中同位置字的平仄相反。舉例若第一句第二字為仄,則第二句第二字須為平,稱為「相對」,若兩者皆平或皆仄,除刻意而為的「拗體」外,稱為「失對」;而第二句中雙數字的平仄則必須與第三句中同位置字的平仄相同 (即若第二句第二字為平,則第三句第二字必須為平),稱為「相粘」,若不符要求,則稱為「失粘」。至第三句與第四句,其雙數字平仄應回復「相對」,若為律詩,其後各句須按上述規律,「相粘」與「相對」重複交錯。這種結構可以在李商隱的《登樂遊原》一詩找到印證。
五、
押韻:
漢字字音彼此押韻,是指兩個或以上的字有相同或相近的韻母,因此字音的收結相近。詩歌押韻,目的是為求句子音節互相呼應,既可增加音樂美感,又可便於諷誦流傳。近體詩首句可自由選擇是否押韻,此後逢雙句句尾必須押韻,即絕詩第二、四句押韻,律詩則第二、四、六、八句押韻,句中的押韻字稱為「韻腳」。近體詩押韻,依據的乃是唐人的中原語音,因時間和空間的差異會導致語音的分歧,現代人用粵語誦讀唐詩可得其聲調變化之美,但卻未必每首詩都能夠誦讀出押韻的效果。古人為便寫詩,把字音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分為不同「韻部」,編成「韻書」,一直流傳至今,其中較廣為使用的有《增廣詩韻集成》。現在我們要查考近體詩的用韻,除了查考紙本的韻書,還可以使用網路搜尋器,其中「中華詩韻速查表」用法簡便,甚為實用。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如何押韻呢?同學可在後頁的習題中自己找出答案。
延伸思考
1. 若以一天時段的轉變來代表人的一生,你認為黃昏應是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童年或少年的你又屬一天中哪一個時段?為甚麼?
2. 若我們希望人生中能擁有一個美好的黃昏,那麼應在白晝時作些甚麼準備?
3. 黃昏後會進入甚麼時段,又是人生中哪一個階段?你可描述一下美好的晚景應該是怎樣的?
4. 你會如何讓父母安享晚年呢?
延伸閱讀
1. 陳永正選注:《李商隱詩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441 4007
2. 梁錫華著:《李商隱哀傳》(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7 3384
視聽資訊
1. 陳奕迅粵語歌曲《夕陽無限好》音樂錄像視頻:
2. 陳奕迅粵語歌曲《夕陽無限好》現場演唱視頻:
4. 教育電視: 聲律啟蒙